张辰宏见程瑞谦左右为难,出声说道:
“纪公子,何必如此,程公子也只是单纯的提出一些疑问罢了,本王问心无愧,即便程公子处处紧逼,本王也是很是欣慰,因为这正好说明我大燕的读书人不是那种依靠谄媚来做官的,有这些不畏强权,愿意监督皇室宗亲的臣子,是我大燕的幸事。”
“本王不但不会惩罚程公子,若是程公子在明日的殿试中脱颖而出,本王定会向父皇大力举荐程公子。”
此时的程瑞谦真想一刀砍死张辰宏,张辰宏刚才的话听上去是在为自己解围,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漂亮话,而且他现在已经听到其他贡生们在拍晋王马屁了,他算是明白为何宁王说自己的三弟虚伪了,这话真的一点都不假,读书人没一个好东西,晋王如此,纪明彦更是!
而现阶段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以退为进,于是他二话不说,直接跪在地上拼命地磕头,眼泪鼻涕不要钱似的哗啦啦流了下来,一边哭一边说道:
“殿下,今日在下因为心中的好奇,无意之间逼着您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若是让他勋贵们知道,您只是在利用他们,难保他们不会在背后对您用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我对不起您啊。”
张辰宏明白,程瑞谦看似是在向自己认错,其实就是想告诉那些勋贵们,你们看好了,眼前的晋王只是在利用你们,他若是做了皇帝,你们这些勋贵们没一个好下场。
但是,这些重要吗?张辰宏害怕吗?答案是肯定的,一点不重要!因为能成为勋贵,从开国活到现在的勋贵,没有一个是傻子,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那就是互相利用。
他们很清楚,不管将来谁做皇帝,新帝轻易是不会杀勋贵功臣的,除非是触碰到皇帝的底线,如果突破底线,自己大概就会被莫须有的罪名给替换掉,而所谓的权谋斗争,就是相互利用,相互拉扯,在拉扯和利用的过程中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今天张辰宏嘴上说将来不会重用这些开国勋贵,甚至明里暗里表示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就是用来替代他们的,可是这个道理谁人不知?今天他们听到的是晋王在利用他们的消息,明天他们就会得到晋王与蒋国公结亲,拉拢勋贵消息。
有些时候,说出来的话不仅能杀人更能害己,但有个前提,那就是这句话得上秤,而更多的时候,聪明人只会去看你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
张辰宏最大的仪仗从来不是勋贵,因为开国勋贵绝大多数都是武将出身,他们是站在辽王背后的人,而张辰宏的文官集团绝大多数都是太祖时期的进士,那是正儿八经通过科举出身的读书人,他们骨子里就是看不起这些武将。
张辰宏站起身来走到程瑞谦的身边,轻拍两下他的肩膀说道:
“好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本王不会怪罪你的,昨日本王为那些灾民作了一首诗,明日诸位便要踏入金殿,本王今日也为诸位做一首诗吧。”
众多贡生一听晋王要为他们作诗一首,纷纷激动了起来,晋王的诗才那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没有信心让自己的名字载入史册,但是能借着晋王的诗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流下涟漪那也是祖坟冒青烟了。
张辰宏刚说完为这些贡生们作诗一首,纪明彦撒腿就跑,也不管自己冲进了谁的房间,见到砚台就拿了出来,张辰宏被这操作逗乐了,在拿到毛笔后,略作思考,便在会馆的一面墙壁上写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写完第一句张辰宏便停了下来,因为他知道,仅凭这一句,就够这群贡生们激动得了。
果不其然,贡生们相互对视,难掩心中的激动,仅凭这一句,此诗绝不在行路难之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每一句都足以流传千古,即便此次殿试落榜,那也是不虚此行了。
张辰宏见效果已经达到,也不再犹豫,接下来的诗句一气呵成,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