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旬,帕尔斯国全境处于“盛夏四旬节”的全盛时期。白昼间酷热无比,连风吹来的都是滚滚热浪。阳光将影子照出最浓色泽的时刻,甚至想让人直接贴到白色的墙壁上消暑。
即便如此,这种酷热也会随着太阳落山而告一段落,这也是帕尔斯的夏季值得感谢之处。只要傍晚降下一场雨,之后的整夜都会无比清凉,让人、家畜和草木都恢复生机。
而论及帕尔斯内陆的沙漠和荒野,就只能用“白天死于炙烤,夜间死于受冻”来形容,但因为帕尔斯是文明国度,即便在沙漠和荒野之中也有道路,从早到晚旅人络绎不绝。
说到这个季节中的旅人,若非有重要之事或生意上的事务,是不会冒着生命危险踏上旅途的,但其中也不乏例外。此刻正有一个好事之徒偏离大陆公路,向帕尔斯国的东南方悠然骑行而去,此人名为奇夫。
奇夫在王宫内担任“巡检使”,但出于自身癖好,他在自报家门的时候从未如此自称。他自封的头衔有“流浪乐师”“亚希女神的忠实信徒”“女性和艺术的伙伴”等。
不过据说,最近他不太强调“流浪”两个字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奇夫从未独自离开帕尔斯国。因缘际会地成为亚尔斯兰的臣下之后,他虽去过国辛德拉和邱尔克等国,但彼时的身份都是武将或国使,根本谈不上流浪。
而帕尔斯旧王家的嫡系子孙席尔梅斯,才经常在远方和异乡之间流浪。
集结了不逞、不逊、不敌三要素为一身的奇夫虽然有时会嘟嘟囔囔,却始终做着亚尔斯兰的臣下,这点也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又或者说,也许是军师兼宫廷画家的那尔撒斯通过亚尔斯兰,便利异常地使唤着他。
若发生王都叶克巴达那被敌人大军包围的事态,就需要奇夫率领两三千名士兵在合围之前出城,潜藏在城外的旷野中展开游击战,给敌人的侧方或后方造成威胁。夜间要在敌人阵营中纵火、夺取物资、射杀敌军指挥官、诱使敌人分散兵力,用尽各种手段让敌人产生混乱,将对方逼入无法围攻王都的状况。这正是军师兼宫廷画家那尔撒斯分派给奇夫的任务。
“也就是说,擅长正面攻击的将军们做不到这些,只有梅鲁连和奇夫能办到。特别是奇夫,他本就是个变化自如的男人。”
那尔撒斯如此一说,达龙苦笑着回应道:“倒不如说,那家伙是个只会变化的男人呢。”
此话不错,两人说完便一齐纵声大笑。
奇夫向法兰吉丝和亚尔佛莉德道别,从荷摩姆山谷策马前往巴达夫夏地区。牛牛nnzne
巴达夫夏地区从前是巴达夫夏公国的领土,位于帕尔斯国的东南方。占地面积为东西四十法尔桑,南北六十法尔桑,雨量却十分稀少,九成的土地为沙漠和岩山,其余一成则为绿洲。大大小小的绿洲加起来共有五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