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朱棣:父皇儿臣不想当太子啊!李暄:不,他想(1 / 2)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首页

话音一落,满朝皆惊。

尤其是朱棣差点没给吓死,骂骂咧咧道:“你这王八羔子!上辈子和本王有仇不成?何故如此陷害本王?!父皇!儿臣一点都不想当太子!别听这厮胡说八道!”

李暄摇着头说:

“不,殿下!你想!”

“本王不想!”朱棣急了:“本王只想老实本分当燕王,为大明戍边,为父皇分忧!绝无半分夺嫡称帝之意!你想举荐,举荐其他人去!”

“此言差矣!若是懿文太子尚在人世,王爷自然不会有非分之想,也不该有非分之想,可懿文太子已故,群臣拥护的还不是嫡孙朱允熥,而是庶出扶正的朱允炆,王爷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想法?”着急回家的李暄开口就是一连串大逆不道的话。

朱棣给惊的魂不附体,回过神之后连忙辩解:

“你少血口喷人!本王向来安分守己,怎会可能会有这种想法?父皇!这混蛋满口胡言,挑拨离间,分明就是居心叵测,想让咱老朱家骨肉相残!他指不定是蒙元鞑子安插进来的奸细!。”朱棣指着李暄的鼻子,怒道:“儿臣肯请父皇立诛此撩!”

李暄心里头已经乐开了花儿。好好好!想杀自己的人又多了一个!

表面上不动声色,依然是一本正经的模样:“立朱允炆为太子蓝玉都不服气,何况是王爷?王爷莫要自欺欺人,如今大明,陛下的两位皇孙皆是不堪重用,唯有王爷文武双全,太子之位,舍王爷其谁?”

朱棣气的牙痒痒。

朱标死后他确实动过夺嫡的念头,但也只是想想罢了,有朱元璋在,他们这些个藩王哪敢有非分之想啊?夺嫡这事儿在洪武朝,试试就逝世!是个人都知道朱元璋最反感的事情就是骨肉相残。

“你这混账东西!本王今天定饶不了你!”朱棣撸起袖子,直接朝李暄扑了过去。

眼看着两人就要在奉天殿表演真人快打,朱元璋怒喝道:“够了!”

朱棣一哆嗦,连忙站回了自己的位置,然后很是委屈的说:“儿臣绝对没有那种想法!父皇明鉴啊!”

朱元璋看了眼朱棣,心里头又气又无奈。你没想法?放屁!但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能穿越到明末,与崇祯面对面交流,就是打死他也不会相信朱棣居然会造反,而且还成了……

实际上哪怕是知道朱允炆继位之后会做的那么过分,朱元璋出于对朱标的喜爱还是会将皇位传给他,不过会在自己离世之前,将藩王的问题提前处理好。

可朱允炆他娘的开历史倒车,自己还尸骨未寒呢,就将自己多年来在大明布的局毁之一旦,然后四年就把江山给丢了。继承人能愚蠢到这种程度,即便再喜爱朱标,朱元璋没法再感情用事,他失望的看了眼朱允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朱允炆做的事情但凡能正常那么一点点,朱元璋都不可能因为储君的事情在这里纠结。

“陛下!”此时,黄子澄站了出来,“李暄所奏之事臣有异议!”

“你说。”

“李暄所言实乃取乱之道,万不可行!先不提燕王殿下根本就无心争夺皇位,秦王,晋王皆长于燕王,立燕王为太子,置秦王,晋王于何地?”

朱棣连忙附和:“所言甚是!既立太子,何不立二皇兄,三皇兄?”

李暄淡定的说:“这很简单,秦王?骄奢淫逸,残暴不仁,就藩之地百姓怨声载道,若是继承大统必是一代暴君!至于晋王,虽说比秦王好上一些,但也没好到哪里去,所以最合适的皇子,唯有燕王。”

黄子澄冷哼一声怼道:

“若因秦王,晋王残暴,便要立燕王为太子,为何不能立仁德远播,声名在外的湘王为太子?”

“因为湘王不如燕王。”

“可笑!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若是真按照你说的来做,迟早有一日,会重演大唐玄武门之变闹剧!”

李暄理所当然的说:“若是真能让我大明出一个“唐太宗”,再来一次玄武门又如何?”

“你这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