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也站了出来:“即便能赚到银子,此计也断不可行!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天子应当垂拱而治,不殖货利,若是卖地经商,与商贾竞刀锥之利,成何体统?
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在官则在民,天子当轻徭薄赋,藏富于民,而非与民争利!如若不然,久而久之士农工商之秩序崩溃,百姓皆效仿天子经商牟利,必将动摇国本!”
“臣附议!”
“臣附议!”
一大堆的文官跟着起哄。
龙椅上,朱元璋沉默不语。
李暄提出的计划,他细细思量过,的确有可行性,能在短期内为崇祯赚取一定的资金。
只是,黄子澄与齐泰提提出的那些问题也的确不容忽视。
一者,紫禁城周围地就这么多,全卖了,又能维持辽东边军多久的消耗?
二者,天子经商,这对于那些个腐儒而言,可以说相当炸裂,必会遇见极其严重的阻力,他倒是能强行推下去,可崇祯那不肖子孙能不能,就得打个问号了。
于是他没有说话,看着李暄,等他的解释。
假若,李暄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都没考虑到这些阻碍,那只能说明自己有些高看他了,不过,朱元璋并不觉得会如此,若是连这点能耐都没有,怎么可能看出大明体制上的弊端,还预言了明末的情况?
李暄偷偷留意着朱元璋的反应,心里略显失望,朱元璋可是带头打压商人的,自己让皇室经商这种建议都提出来了,居然还能不为所动?看起来,朱元璋本人未必那么厌恶经商,打压商人,主要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
不过没关系,他有的是掉脑袋的小妙招!他就不信了,接下来的那些话朱元璋听了还能绷得住。
李暄目光转向齐泰,鄙夷道:
“天子去卖房,会动摇国本?”
“自然!”齐泰掷地有声。
李暄笑了:“那稍微动摇一下国本,还直接亡国,换你会选哪一个?”
“额……”
齐泰板着脸说:“为何要选?自然是想办法用其他方式,为皇上分忧。”
“所以,你有更好的办法没?有的话尽管说?我提醒你一下,陛下设想之中的情况,外有强敌,内有天灾,流民活不下去,聚而成匪,朝廷既要镇压匪徒,又要抵御外敌,一年下来,两千万两的白银也就只够勉强支撑。你不碰商业,该如何迅速的去筹集那么多银子?”
“……”
毫不意外的,齐泰瞬间哑语,但不愧是大儒,马上就厚着脸皮说:“只要愿意去想,办法总会有的。”
李暄嘲讽道:“无计可施就无计可施,还总能想到办法?你这老东西真是不要脸。”不给对方发火的机会,又质问:“你刚刚好像还说了什么轻徭薄赋,天子不能与民争利,藏富于民对吧?
那我就得问上一问了,陛下假设里的皇帝,为了不与民争利甚至直接将商税废止,为何一来天灾,老百姓就要造反呢?还不是兜里没银子,活不下去了吗?
你刚刚也说了,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在官则在民,既然百姓无财,皇上亦无财,那你口中的“富”都藏哪去了?”
齐泰听出了李暄的言外之意,额头上当即淌下汗珠,表情远不如刚刚那般坚定,他微微抬头看了一下,心脏一抽,大气都不敢喘。
只见朱元璋神态不复之前的平静,脸上阴云密布,仿佛能滴出水来。
洪武朝谁能不知道,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贪官。
不过黄子澄的反应相当迅速,立刻指着李暄训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