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乾王朝的发家史就是从土木堡之变开始的。
当年太祖皇帝振臂一呼,无数能人异士加入队伍,南征北战,挽天倾于国家民族危难之时。
贾家两位国公爷就是太祖皇帝身边的虎将,多次立功,等到了大乾王朝建立之初,论功行赏成了开国元勋。
现在的四王八公都是曾经的开国元勋。
瓦剌直接被打的四分五裂,现在都没有恢复的样子,分为了十多个部落。
而鞑靼则不一样。
太上皇继位之后,前期厉兵秣马,发展大乾王朝的经济民生比较求稳。
中期就不一样了,觉得自己飘了,于是御驾亲征,好大喜功。
大乾王朝又开始由盛转衰了。
由于决策失误,害死了一大堆精兵良将,贾代善就是死在了途中,几乎断了武将层了。
还被迫签订了屈辱的条约,每年要向鞑靼纳贡,还要四年一次的派遣一名公主去和亲。
失败又狼狈的太上皇回到了神京,又经历了东宫事变,倒是太子自杀谢罪,白发人送黑发人,人都快麻了。
一病不起之下,八子夺嫡,一阵嘎嘎乱杀之后,就剩一个与世无争的小透明第五皇子活到了最后,太上皇也只能在心灰意冷之下,立其为太子。
结果病的太厉害了,即将两腿一蹬驾鹤西去,匆忙间宣布隆庆帝继位。
可是没一年的时间,太上皇又好了。
这可就尴尬了,权力这个东西,他又舍不得了。
于是收拢四王八公这些开国功勋一脉,将兵权牢牢的抓在手里。
再加上大乾王朝以孝治国的国策,分分钟压的还没当两年皇帝的隆庆帝直接就成了半傀儡皇帝了。
如今几年过去了,隆庆帝也慢慢学会了一些帝王之术,越发的游刃有余了,兵权也收回了四成左右的样子,话语权也越来越重了。
京营之中。
“小子,听说你想当运粮兵?”
一个威严的声音响了起来,此人就是此番隆庆帝派去支援边境的镇北大将军牛继宗。
他能够坐到这个位置,完全是因为隆庆帝和太上皇博弈的结果。
双日当空,隆庆帝想要军权,可惜被太上皇牢牢把控着,丝毫不松手。
再加上太上皇也想做出点事迹来,等他百年之后,史书上能够对他有点好的评价。
因为他兵败之后,整个人都变了,大肆的挥霍无度,修建陵墓,修建宫殿,修建行宫等等,导致国库空虚不已。
按照他现在的作为,史书上对他的评价绝对是差到了极点,甚至一点好的方面都没有了,过大于功。
唯有打败鞑靼这等北方游牧民族,一雪前耻,才能做到这一点。
牛继宗现在是三等伯,他可是开国一脉唯一一个凭借军功维持住这等爵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