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4章 准备攻城(1 / 2)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首页

周家究竟有多少粮食?

多铎其实早就已经知道,还是通过他自己的线人获得到情报。

一千万斤。

一个无比恐怖的数字。

当时多铎还以为暗线提供的情报错误,但多尔衮也同样得到了这样一情报。

又有谁能想到奴儿干都司那样如此贫瘠地方居然能种出粮食来?

最关键还是大清放弃了这块宝地,换谁都无法接受。

殊不知只要是平原地带有足够水源,就都能种出粮食来,只不过是人愿不愿意开发,或是有没有开发办法罢了。

就比如非洲,正适合种粮食,然而那一两米高的蚂蚁窝却成为阻碍,若是有人能花上十几年在战乱地带动用大型机械摧毁蚂蚁窝,同样也能得到良田。

可是一般人没这个本事。

巧了,周世显就得到了这样一次机会,成功开发北境。

多铎自然不知道为什么苦寒之地能种出粮食。

虽然他认为中原地带更好一些,一来不冷,第二个同样也是平原能够种粮,但是现在粮食就在眼前,并且还是曾经大清的地盘。

满人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如今变为良田,现在大清朝廷已经急红了眼。

多铎沉下心道:“想必你们也清楚,虽然只有咱们四人,但是五十万兵力已经是大清目前能拿得出手的主要战力,若不能取得一些战果,恐怕朝廷会不满。”

朝廷不满,说白了就是像多尔衮这样的亲王大臣们不满,背后牵扯着各个部族的不满,没有足够的利益,也不会派出五十万大军。

所以一旦战事失利,很可能朝廷会派其他人来督战,虽然不会换将,但这个后果是啪啪打脸没人能承受得起。

多铎的话几人自然能听得懂。

可一座小小的宁远城,却让四人不知如何下手。

周家的兵力不详。

火器数量不详。

粮草储备不详。

甚至是一旦打起来,宁远城援军究竟有多少也不知道。

这样一场因为大清朝廷震怒而临时发起的战争,可以说准备的一点都不充足。

此时洪承畴道:“还有一事,咱们的粮草送来的很少,并且陆陆续续,后方朝廷可能在粮草征收上出现了问题。”

行军打仗粮草先行。

可这一仗打的又仓促,虽然粮草依旧充足,却支持不了长久战争。

多铎冷哼道:“想必是有人不愿意捐粮,那些个贵人老爷们认为咱们五十万大军能够顷刻间推平周世显,自然不愿意多出一点粮食。”

实际上大同加上京师,俩处地方粮食产量也并不低,清朝廷在多尔衮授意下多开荒出不少耕地,算得上小丰收。

这样的好年景足够支持大清过冬等到下一年粮食下来还有存余。

然而谁也没想到,周家居然种出这么多粮食。

大清的粮食与周家一比,就好像一串数字后面的零头。

并且清朝廷虽然鼓励拓荒圈地,但是因为权贵的原因,百姓得到的耕地也并不多。

就形成现在这种情况。

豪格道:“他们不愿意将粮食拿出来,咱们就去周家抢,若短时间拿不下宁远城,就扫荡周边村落,我不信抢不来粮食。”

多铎道:“只能这么办,希望朝廷能够及时发现多准备一些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