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渐鸿在碎叶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李倓接受了进攻吐蕃的命令,忧的是杜渐鸿只从安西得到了三千老弱,看来安西已经完全倒向了李倓。
杜渐鸿不敢迟疑立刻让人八百里加急给李亨送信,李亨的得到杜渐鸿的消息也是也只能叹气,毕竟小唐国的基业是李倓自己一刀一枪之己打下来的,李倓借不借兵都在情理之中。
不过李倓接受进攻吐蕃的命令让李亨至少不会再担心李倓会帮李隆基对付他。只是少了安西、北庭的支持让李亨心里很是不爽。
李亨看了看李泌说道:“没想到逆子现在翅膀硬了啊!”
李泌听到李亨骂李倓逆子心中有点凉哇哇的,李倓从哪里说都不算逆子,江山是人家自己打的,财货年年没有断过,就因为没和你一条心你骂人家逆子?如果真的要说逆子李亨才是真的逆子。
李泌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我和小唐王相识已久,小唐王野心很大,十年前小唐王就和臣说过将来要带十万大军回长安,把大唐毁了重建,当时臣根本就不相信,但是没想到如今小唐王一一实现!”
李亨眉头一皱问道:“先生说逆子十年前就在谋划!”
李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他不是谋划!他是觉得大唐没救了早晚会发生内乱,想招揽我让我和他一起行事,我没同意,毕竟他孤身一人和天下门阀士族作对将毫无胜算。”
李亨听李泌说完摸了摸自己的一只瞎眼说道:“我真是有眼无珠啊!”
接着李亨问道:“逆子现在可有能力推翻了重建?”
李泌摇了摇头说道:“目前还是难!毕竟天下士族现在都在陛下这边!”
李亨想了想心有余悸地说道:“那逆子会不会像安禄山一样起来造反?如果他要造反我们恐怕扛不住两面夹击啊!”
李泌摇了摇头说:“这个陛下放心!小唐王为人谨慎好名!形势未明之前他不会动的,只要我们能平叛!他不会进中原的,但是如果我们无法击败叛军,到时候他就师出有名!。”
李亨说道:“先生觉得我们能平叛吗?”
李泌想了想说道:“陛下想平叛必须先要太上皇能承认陛下身份的合法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观望的人汇聚到陛下身边!”
李亨说道:“太上皇会同意吗?”
李泌说道:“会的!现在只要是有利于平叛的举措太上皇都会同意的!陛下地位一旦合法就能号令天下!”
李亨一听惊喜道:“安西、北庭可会重新倒向我们?”
李泌叹了一口气说道:“臣只能说可能!但是不一定!因为安西、北庭和小唐国的关系太过密切!利益更是错综复杂!这次只给我们三千老弱,摆明了就是想各自安好。”
“太上皇的命令也不行吗?”
李泌叹了一口气说道:“封常清和高仙芝死于太上皇之手,安西、北庭官兵岂能没有怨言,如果没有小唐国他们还可能听,但是有小唐国在后面给他们撑腰,恐怕难了!”
李亨说道:“无妨!安西和北庭那点兵朕也看不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有钱粮!我们岂能招不来兵马吗?”
李泌点了点头也很同意李亨的说法。
李亨想了想问道:“先生觉得我们多久可以平定叛乱?”
李泌知道李亨的意思说道:“陛下!叛军所得金帛子女悉送范阳,他们根本无立社稷之愿,只想偏安一隅,此强盗之心,所以不用担心他们有定中国之心。其次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严庄、高尚等数人,其余皆暴徒也,至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两年叛军必然内乱,所以陛下不用着急进攻。”
李亨接着问道:“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总不能一直等吧!”
李泌说道:“令浑释之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开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让郭子仪放开华阴,令贼得通关中,倒时贼兵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逾年而弊。我们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命仆固怀恩为范阳节度使,北并塞与浑释之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之手。所以叛军不足为惧,臣唯一担心的只有小唐王!”
李亨说道:“你不是说他不会出兵吗?”
李泌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唐王看似吊儿郎当,但是他内心想法多变,工于心计,谁都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做什么!只希望他在我们平叛结束之前能消停,只要我们能平定叛乱,小唐王必然不敢进中原,甚至有可能将安西和北庭还给我们,但是小唐王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将来一旦强大到无懈可击的地步,他将没有任何的约束,挥手间一切都讲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