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隐退,是假死。” 白逸飞的声音在颤抖,“三十年来,他们一直在用生命守护这个火种。” 控制台突然弹出红色按钮,下方刻着古英语:“点燃新世界,还是让旧时代继续腐烂?”
地面突然剧烈震动,雇佣兵炸开了上层通道。江寒与白逸飞对视一眼,同时按下按钮。井中升起巨型光柱,将量子催化剂转化为纯净的能量波,顺着金字塔的电池阵列射向太空。当雇佣兵冲进底层时,看到的只是两个背影 —— 光柱在他们身后编织出星河般的网络,而远在南极的实验室里,老陈看着全息地图上突然点亮的南美节点,终于读懂了 “世界之树” 的真正含义:那不是能源网络,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明之根。
雨林在黎明中苏醒,金字塔逐渐被藤蔓覆盖,仿佛从未存在过。江寒在日志里写下新的坐标:“下一个火种,或许藏在马里亚纳海沟的黑烟囱旁,或者月球背面的陨石坑里。但无论在哪,总有人愿意成为点燃它的火柴。” 白逸飞拾起一块掉落的电池碎片,上面隐约可见 “守灯人” 的字样,远处传来林玲的报告:“国际科技巨头的雇佣兵全军撤退,他们的卫星刚刚失去了所有量子站的信号。”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雨林 canopy,江寒的终端收到新消息。神秘团队的最后一条加密视频里,陈叔站在金字塔前微笑,背景是 1970 年代的石油危机新闻。他对着镜头举起酒杯,身后的 “世界熔炉” 刚刚完成第一次点火。视频结束时,屏幕上跳出一行字:“真正的能源革命,从来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人类终于学会共享火种。”
马里亚纳海沟的黑暗深渊中,“挑战者深渊号” 深潜器的探照灯切开幽蓝的海水。江寒盯着舷窗外游过的发光生物,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电池碎片 —— 自从南美雨林一别,神秘团队的线索便指向这片地球最深处的 “黑暗子宫”。
“前方发现黑烟囱群。” 驾驶员的声音打断思绪。全息地图上,一串火红的光点如大地的脉络延伸。白逸飞突然指着热成像屏幕:“看,那些烟囱的温度波动和量子共振频率一致!” 深潜器缓缓靠近,众人惊见黑色硫化物烟囱表面覆盖着一层银色薄膜,竟与南极实验室的量子催化剂成分相同。
机械臂采集样本时,深海摄像机捕捉到诡异画面:在烟囱群中央,一座由珊瑚与金属残骸交织的 “祭坛” 缓缓升起。祭坛顶部嵌着一枚菱形晶体,周围环绕着三十年前失踪的 “奋进号” 深潜器残骸 —— 当年那艘船上,正载着神秘团队第一代量子技术原型机。
“是声呐信号!” 林玲突然惊呼。深潜器外的海水剧烈震荡,一群背鳍闪烁金属光泽的生物围拢过来。基因分析显示,这些外形似鲨鱼的生物体内植入了纳米机械群,正是国际科技巨头研发的深海监测体。“他们想把火种永远封在海底。” 江寒握紧拳头,却在此时发现祭坛底部的刻痕 —— 那是与南美金字塔相同的苏美尔符号,只是多了一行用鲜血书写的警告:“不要唤醒沉睡的忒修斯”。
当深潜器触碰到菱形晶体的瞬间,海底突然亮如白昼。晶体投射出的全息影像里,陈叔浑身湿透地站在 “奋进号” 驾驶舱,背景是 1989 年的北冰洋冰盖:“如果你们看到这段影像,说明‘忒修斯之船’计划已经启动。我们用三十年时间证明,真正的能源革命需要牺牲 —— 不是人的生命,而是旧时代的思维。” 画面切换,无数废旧电池组成的机械章鱼在深海游弋,将黑烟囱的地热能转化为纯净能源。
突然,深潜器被一股强大的洋流卷向深渊。应急灯亮起的刹那,江寒看见晶体内部封存着一枚胚胎状的装置,上面刻着 “守灯人” 字样。白逸飞迅速将南美带回的电路板插入晶体缝隙,整座祭坛开始解体,露出藏在深处的巨型量子反应堆 —— 它的核心,竟是用历代守灯人的 DNA 培育的生物芯片。
“他们把自己变成了能源网络的活节点。” 老陈的声音从南极连线传来,带着哽咽,“三十年前那次‘事故’,其实是他们主动选择与技术融合,成为跨越时空的桥梁。” 当反应堆启动的光芒照亮海沟时,那些金属鲨鱼突然调转方向,纳米机械群脱离宿主,在深潜器周围组成 “谢谢” 的光纹 —— 它们的底层代码,竟源自神秘团队最初的开源协议。
返程途中,江寒望着怀中的菱形晶体,里面的胚胎装置正随着他的心跳微微震动。白逸飞指着舷窗外重新陷入黑暗的海沟:“你说月球背面的陨石坑...... 会不会是他们最早的试验场?” 话音未落,晶体突然投射出新的星图,指向半人马座方向的暗区 —— 那是连 NASA 都未曾标注的坐标。
当深潜器浮出水面时,全球量子网络收到了来自深海的礼物:黑烟囱群开始规律性释放清洁能源,无需任何设备,仅凭海水流动就能发电。林玲的终端显示,太平洋岛国的渔村已经亮起第一盏由地热能转化的电灯,附言是用贝壳摆成的符号:“火种属于每一片海洋”。
深夜的实验室里,江寒将晶体嵌入 “世界之树” 网络。全息地图上,南美金字塔与深海祭坛的光点连成一线,下一个坐标在月球背面的 “齐奥尔科夫斯基陨石坑” 闪烁。白逸飞递来两杯威士忌,酒液中倒映着新亮起的星芒:“下一次,我们是带氧气罐还是量子火焰?”
江寒举杯轻笑,晶体突然投射出陈叔的最后影像。老人站在月球表面,背后是地球的蔚蓝色轮廓,他对着镜头展开手掌,掌心里躺着半块电池 —— 正是二十年前车库里的那一块。影像消散前,一行字缓缓浮现:“当你在群星间寻找火种时,别忘了,人类本身就是会行走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