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木窗半开着,庭院中芭蕉滴翠,廊角上铜铃叮咚做响,下雨了,雨丝细密,无休无止,缠缠绵绵。
“峥峥,大肆宣扬赐婚之事,是你的手笔吗?”荣国长公主目光炯炯盯着十二娘,她神色平和,并无责备之意。
十二娘淡淡笑,神情自若摇头。马晋,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她犯不着招惹他或是讨好他,更不可能算计他。
长公主略显诧异,低头饮茶,赐婚之事,马晋虽占了便宜可也不至于招摇成这样。可幕后黑手又是谁呢?她百思不得其解。
十二娘颔首低眉,心虚说道:“马晋让御史台参了,我们何必在此时再卷入这风口浪尖呢?”
长公主眉头紧蹙,这算什么事,她虽无意卷入这军权斗争之中。可她毕竟生了三个儿郎。一人袭爵,其余二人还得在朝中谋求一份差事才是正途。
十二娘怯怯低下头,犹豫不决问道:“姨母,退亲之事能否有眉目。”此事,她考虑甚久了,她无意跟范六娘争夫婿,毕竟是族亲,她也不愿这位族亲一辈子在她手下做活。
长公主冷笑,这事,谁乐于成见,无非是得利之人或是不情愿允婚之人。她之所以会怀疑十二娘,本质上是十二娘压根不愿意嫁于马晋。
长公主摇头,小娘子的心思她一看便知,她和煦说道:“峥峥,赐婚之事势在必行。可你所诉也不无几分道理,此刻卷入这风口浪尖,有损名声。”
十二娘失望透顶,长公主最顾惜名声,她与长公主都是皇室血脉,利益是牢牢捆绑在一处的。此刻,她的名声让马晋毁损殆尽,长公主却不顾她的死活坚持允婚。荣国长公主到底看上马晋什么了,她失魂落魄,放肆嚷道:“峥峥不愿嫁。”
哐当一声,茶水洒了出来。眼前的小娘子简直是肆意妄为,赐婚之事是皇命。不过此时,她却悟出其中的玄妙。她眼神狠厉,怒意满满嚷道:“峥峥,此事休得胡闹。”
十二娘震住了,长公主发怒的模样仿佛要吃人。她惶恐不安垂下眼。她忘了,她跟世上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女并无本质的区别。
十二娘敛住情绪,强压住心中得愤怒,死死攥紧拳头,低眉顺眼认错道:“姨母,峥峥错了。”
一夜之间,弹劾的奏折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御书房。文帝震怒,三起事故,其中一起事故甚至伤到了安远伯,那个跟太祖南征北战,素有威望,战功赫赫的安远老侯爷。此事压都压不住,可跪在御书房之人又不能不用。
文帝神情冷淡,低声道:“太原,抗倭之事刻不容缓,你即刻出发。”
马晋心有不甘,弹劾之事,他从未参与,范六娘擅作主张,大肆宣传赐婚之事全是为了他,妾室的无心之失,他认了。可距离婚期只差一周了,他此刻离开,洞房花烛夜,谁做新郎。他满眼渴求问道:“陛下,赐婚之事?”
文帝恼火,金口一开,赐婚之事推翻不得。荣国长公主为了马晋之事吵闹不休。他不得不以许官为代价才止住了长公主的喋喋不休,他这个亲姑姑真是厉害得紧,他厉声道:“婚期推迟,婚仪,抗倭归来再办。”
马晋唯唯诺诺答应着。抗倭归来,猴年马月之事。婚期遥遥无期,他心里有说不上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