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章 星尘警讯(1 / 2)穿越三国,我得系统不靠谱首页

太初元年春,月球广寒宫基地。

我站在环形山的观测台上,望着远处地球缓缓升起。五年了,自从在仙女座玄女母星发现宇宙熵增的真相后,这座月球背面的基地就成了新的"星际守望站"。静时亭早已成为历史,但守望的职责从未改变。

"将军,量子雷达有异常。"姜维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太阳系外围检测到微弱的引力波动。"

我立刻转身走向中央控制室。广寒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上古轩辕技术与现代科技,墙壁上流动的符文与全息投影交错生辉。控制室中央,太阳系的立体投影悬浮在空中,边缘处一个红点不停闪烁。

"具体坐标?"

"柯伊伯带外侧,距离海王星轨道约30天文单位。"姜维调整着参数,"波动特征与"收割者"相似度...67%。"

不是它们。至少不完全是。我松了口气,但随即又绷紧神经——67%的相似度仍然太高。

"增强扫描精度,启动轩辕剑防御协议。"

控制室的灯光转为暗红色。墙壁上的符文流动加速,最终汇聚到顶部,形成一柄巨大的轩辕剑虚影。这是利用九州鼎技术开发的行星级防御系统,能在太阳系边缘形成量子屏障。

"扫描完成。"操作员报告,"目标为直径约1公里的小型天体,表面覆盖着与"收割者"触须相似的物质。"

我眉头紧锁:"派遣"七曜"侦察队,采集样本。"

命令刚下达,手环突然震动起来。这五年来,它表面的纹路已从星云图案演变为更复杂的分形几何,此刻正闪烁着幽蓝光芒。

"检测到关联信号。"手环投射出一段信息,"来源:仙女座M31方向。"

仙女座?玄女母星?那里应该已经被"收割者"彻底摧毁了才对。

信号断断续续,但勉强能辨认:"警告...熵增异常...非自然...被操控..."

我心头一震。难道宇宙加速膨胀是人为的?

"将军!"姜维突然喊道,"侦察队传回实时画面!"

主屏幕亮起,显示出"七曜"侦察艇拍摄的画面:一颗形似陨石的天体静静悬浮在虚空中,但表面覆盖的不是冰岩,而是半透明的网状物质,与玄女母星上见到的"收割者"残留物一模一样。

"采集机械人准备就绪。"

随着指令下达,三个蜘蛛状的采集机械人靠近天体,用激光切割下一小块样本。就在样本被收入容器的瞬间,异变陡生!

那天体突然"活"了过来,表面的网状物质如触手般卷向侦察艇!更可怕的是,被切割的伤口处渗出黄色液体,在真空中诡异地凝聚成...一个符号!

"放大那个符号!"

画面放大,清晰显示出一个完美的正二十面体图案,与玄女数据库中记载的"收割者"标记完全一致!

"撤退!立即撤退!"我对着通讯器大喊。

侦察艇急速后退,但那"陨石"突然裂开,露出内部蜂窝状的结构。无数细如发丝的触须喷射而出,瞬间缠住了最靠近的一架采集机械人!

"切断连接!"姜维下令,"不能让它反向追踪!"

为时已晚。被缠绕的机械人突然调转方向,朝侦察艇冲来!千钧一发之际,艇长启动自毁程序,机械人在太空中炸成一团火球。

"样本呢?"

"安全舱已回收。"姜维松了口气,"正在返回途中。"

我盯着屏幕上那个逐渐恢复平静的"陨石",寒意爬上脊背。这绝不是巧合。"收割者"在太阳系边缘留下了监视器,而它刚刚被激活了。

"加强柯伊伯带巡逻。"我下令,"同时准备分析样本。"

***

样本分析室。

密封舱内的黄色液体在量子扫描下呈现出诡异的活性。它不是生物组织,也不是机械构造,而是某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

"检测到量子纠缠现象。"首席科学家郗虑报告,"这块样本与某个遥远源头保持着即时联系。"

"能追踪源头吗?"

"理论上可以。"郗虑犹豫道,"但需要启动九州鼎的全频段扫描,这会消耗大量能量。"

我看向手环,它表面的纹路正以不寻常的方式流动:"做吧。我有预感,这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

三小时后,广寒宫顶部的九州鼎投影全力运转,释放出的扫描波如涟漪般扩散至太阳系边缘。样本在扫描波刺激下剧烈反应,甚至试图突破密封舱!

"锁定信号源!"郗虑盯着数据流,"距离...约1500光年!方位...猎户座方向!"

主屏幕上,星图自动调整,显示出猎户座腰带区域的一个红点。随着分辨率提高,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出现了——那里不是一颗恒星,而是一个由无数类似"陨石"组成的巨大结构,排列成完美的几何图形!

"这是...戴森群?"姜维瞪大眼睛,"规模足以包裹数百个恒星系!"

不,不只是戴森群。手环突然剧烈震动,投射出玄女数据库中的一段记录:"收割者巢穴:熵增引擎所在地。"

熵增引擎?人为加速宇宙膨胀的装置?

"将军!"操作员突然惊呼,"收到一段信号!来自那个结构!"

控制室瞬间安静下来。扬声器中传出一段断断续续的电子音,手环立即启动翻译:

"求救...收割者只是工具...真正敌人是...操控者...坐标..."

信号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刺耳的噪音。更可怕的是,量子雷达显示,柯伊伯带那个被惊动的"陨石"正在改变轨道,朝太阳系内部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