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章 西北有孤忠!(2 / 2)纵横末日:我为食物链顶端首页

罗荣瑞看着汪羽这傻样,无奈的说道

“看来你不知道这把刀的来历,离任务开始还有几小时,我来给你说说吧!”

汪羽闻言,搬来凳子,坐了下来,一脸认真的开始听罗荣瑞解说起来:

“根据《旧唐书》《安西残卷》及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墨龙刀的历史可溯至大唐贞观年间。此刀原为西域某国秘传陨铁锻造法所铸,刀身通体墨色龙纹,暗合"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之象。安西都护府文书残片载:"龟兹匠作大监宇文拓,取昆仑玄铁、疏勒星砂,于三昧真火中淬炼八十昼夜,终成三尺七寸墨刃,挥动隐有龙吟。

广德二年(764年),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昕持节巡边至安西时,此刀已历百年风雨。敦煌P.3918号文书《陇右道兵备录》记:"墨龙现,则大漠安。"

后来吐蕃大军切断河西走廊,郭昕率安西铁军死守西域,此刀竟成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最后信物。建中二年(781年),穿越回纥领地的使者借道漠北,将郭昕用墨龙刀刻写的奏章送至长安,德宗见奏章中"臣等心,如西流河,只向长安"八字,朝堂恸哭。

元和三年(808年)冬,吐蕃十万铁骑围龟兹城。《安西都护府陷落记》残本载:"是夜雪深三尺,郭公横刀跃马,墨刃破甲如裂缟。刀脊血槽忽现赤纹,盖陨铁遇热血则显龙形。"三百白发安西军士高呼"安西军魂不灭",竟以步卒冲垮吐蕃重骑方阵。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听闻战报后叹:"唐刃未折,唐魂不散。

后世考古发现,龟兹故城遗址出土的吐蕃铠甲多带特殊斩痕,与唐代横刀制式吻合。更奇者,2017年吐鲁番墓葬出土粟特文帛书,记载"黑刃将军"率阴兵夜行瀚海的传说——这正是墨龙刀在历史长河中最后的回响!"

“那郭将军和三百冲阵的唐军呢?”汪羽十分想知道这些忠臣良将的结局。

罗荣瑞叹息一声,随后一脸可惜的回应道

“郭将军率领孤军死守西域四十四载,青丝之年守到白发苍苍,却依然没有打通与中原长安的联络重地-河西走廊,这龟兹城是安西军的最后一战,此战之后,郭将军下落不明,此刀也随将军消失于大漠的黄沙之中了!”

死战不退的戍边将士最为动人,听到此处的汪羽,也不禁感到深深的惋惜。郭昕将军守着安西都护府那片飞地,就算没有任何后援以及退路,却仍旧血战到底,绝不放弃,真是让人钦佩无比。

“汪羽,我自幼酷爱刀剑,家父也是一名历史考古学家,这把刀的故事我听父亲说过很多次,我以前只看过古书上的文字记载,没想到如今得见实物,真是一把天物啊!”罗荣瑞抚摸着墨龙刀身,不住的赞叹道。

汪羽也缓缓应道:

“真没想到这把刀还有这样的故事,哎,郭昕将军真是一个无双国士!”

“是啊!当年安西都护府被吐蕃大军包围,跟咱们现在被丧尸潮包围也没啥区别!都是孤军奋战,哎!你小子看来真是有点运气,这样的宝物都能获得,这都是命啊!”罗荣瑞端着墨龙刀,根本不舍得放下。

“嘿嘿,罗少校,我以后再也不拿这刀翘丧尸脑壳了,我肯定会好好保养!”汪羽一把抢过罗荣瑞手中的墨龙刀,心说这宝刀可不能让你抢了!

罗荣瑞一脸无奈,十分不舍的看着汪羽手中的墨龙刀,随后惋惜的说道:

“哎,汪羽,这刀跟你也是天意,我不会君子夺人之好。只是你日后一定要好好保养它,别让它损坏了就行!对了,你穿好装备后,把这份任务简报看看吧!顺便再看看这个丧尸手册!”

说完,罗荣瑞扔给了汪羽一个平板电脑,让他在任务开始开始前好好看里面的内容。

汪羽接过平板,抱着墨龙刀在房间的角落里坐下,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