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没办法,真比不了
这个所谓“鱼塘”的产品构想,是陈程受到唐佳凯启发,临时想到的。
他借鉴的,是“闲鱼”的产品架构。
闲鱼作为后世最大的个人二手交易平台,有许多独创的产品功能,在这里,你不但可以买到全国网友的闲置,也可以聚焦于附近的某个小区,或者某个片区,在这里交流和交换闲置物品。
这个产品功能,就叫鱼塘。
陈程觉得这名字很有意思,对阿里这样一个相对严肃的公司来说,鱼塘,可以说是他们最轻松、最接地气的产品功能,所以陈程的印象十分深刻。
他也是刚才忽然想到,其实因为周星驰电影早些年的火爆,大学生群体的咸鱼文化很早就在国内风行了,自称咸鱼不太雅,但闲鱼可太贴切了,大家都是闲下来就爱灌水。
如果自己直接把闲鱼和鱼塘这两个名字代入进来,一定能得到大学生的好感和认可。
到时候谁还说我泡论坛、泡bbs?太土了,我们现在都流行泡鱼塘。
什么伽洛论坛,算啦,我们泡伽洛鱼塘好不好?
而且,现在的论坛聊天,本身就有一个流行语叫灌水。
那么,用户是一条闲鱼,闲来无事泡泡鱼塘、在鱼塘里灌灌水,这不就是绝配中的绝配吗?
唐佳凯已经被陈程惊的五体投地了。
他在江大,还从来没有佩服过谁,陈程这个大一新生竟然是第一个。
关键他描述的一切,对自己来说都太新鲜、太有趣也太强悍了。
有这样的产品逻辑,校内网不火,那都是天理难容。
而且,他这个“鱼塘”的玩法要是搞起来了,别说区区一个伽洛论坛,全国这么多大学、数不尽的大学论坛,恐怕都会被“鱼塘”一波带走。
这一刻,他也意识到,代码在不同人手里,能够发挥出的威力也有天壤之别。
无数校园论坛的创始人、技术团队,还在一门心思的耕耘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可陈程的一个产品逻辑,就有可能直接把他们全部消灭,互联网上的战争,甚至都不需要大家认识、也不需要大家有什么矛盾,或者有什么接触。
仅仅是我要放一个大招,千里之外的无数个竞争对手,就有可能不明不白的死了。
这,简直就是基于代码的核打击。
激动之余,他立刻开始陷入思考,然后对陈程说:“这么好的产品规划,我们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开发出来,并且测试上线,我倒是有些关系不错,也比较知根知底的同学,他们虽然没有陈伟那么强的个人能力,但毕竟也是江大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基本水平还是能够有所保障的,再加上你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产品设计师,你来给出方向,他们一定能够很好的落地!”
陈程欣喜的说:“那太好了!如果是正常的开发人员,我可以给他们一千五百块钱的月薪。”
唐佳凯点点头:“这个薪资已经非常高了,陈伟在杨思齐那边,估计一个月最多最多也就这个数了。”
说罢,他问陈程:“你有没有想好办公地点设在哪里?”
陈程说:“最好是能在学校找一个地方,不过我刚来,也不认识什么领导,不知道怎么申请,或者有没有公开可以租赁给学生的地方?”
唐佳凯思忖道:“学校虽然很大,但是场地资源还真是有限,杨思齐能申请到地方和设备,主要是因为他跟院里领导关系好,又是学生会的会长,还有伽洛论坛这么一个产品做背书,于公于私他都有优势,除了他之外,我都找不到这种门路,估计你更够呛。”
接着,他仔细思考片刻,开口道:“不过你的校内网确实太了不起了,只是现在刚上线、知名度还不够,等它名气再大一点,你拿着项目介绍去找院里的领导,他们一定会重视的,说不定能在行政楼给你批个办公场地,而且咱们学校有自己的服务器中心,你可以把服务器托管在那边,比放在外面能省很多钱。”
陈程摇摇头:“还是算了,学院如果答应给我批场地,也肯定是想借机宣传一下校内网,把校内网定义成江大学生创业项目到处宣传,我还是想低调一点,别这么招摇。”
说到这里,陈程补充道:“如果是个小网站,把服务器放在学校的机房肯定很好处多多,但校内网将来如果突破千万级用户,学校机房那点体量根本不够看的,到时候承载不了再搬出来,估计还得停服,太麻烦了。”
陈程记得,早些年很多互联网公司都经常停服迁服,那就是服务器的物理迁徙,比如把整个机房从内陆城市运到广深,一旦迁服务器,网站至少停一天,也就好在早年间的网友包容度高,换十年后,停一天用户就把公司骂的体无完肤了。
数据这个东西,堆积的越多,迁徙起来就越困难,所以陈程打算先把目前租赁的服务器交给专业的服务商托管,下一步就开始投资采购自己的服务器,然后搭建自己的机房。
唐佳凯见陈程瞧不上学校的一些便利条件,起初还有些不理解,可一听他说将来迁服的麻烦程度,他再次意识到眼前这个学弟,看问题跟自己完全不在一个维度,自己还在想明天的事情,人家已经想到一年甚至几年以后了。
这就是远见,没办法,真比不了。
于是,他提议道:“如果不在乎多点成本,那我觉得可以在商业街找个偏僻点的二楼铺子,商业街的店铺,大都是一层生意好、价格贵,二层一般就没什么人了,有些饭店开两层,但大多数时候二层也没客人,如果摆十台电脑的场地,估计一个月也就两千块钱左右。”
说完,又提醒道:“对了,价格肯定比外面贵,要是去外面租个几十平米的场地,估计几百块钱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