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大爷还特意找到每个宗族的族长,将开会一事详细告知。这些族长们深知村子发展与宗族兴衰紧密相连,纷纷表态定会按时参加,毕竟以后万一真的挣钱了,每个村民都能参与分的。
陈家族长拍着胸脯说:“咱陈家的年轻人多,到时候让他们都参与进来,为村子出份力。” 刘家族长也点头应和:“没错,我们刘家也会全力支持,组织戏曲表演的事儿包在我们身上。”
没过多久,众人便齐聚村公所。村公所是一座略显陈旧的青砖瓦房,屋内摆放着几张掉漆的木桌和长凳,墙壁上张贴着一些村子过往活动的照片以及发展规划图表。
大家围坐在摆放整齐的桌椅旁,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张文大爷身上。张文大爷清了清嗓子,神色庄重地开口:“各位乡亲,今天把大伙召集过来,是因为张远跟我讲了旅行团游客反馈的诸多问题,这对咱村往后的发展极为关键。”
接着,张文大爷将张远提及的进村道路难行、村子夜生活匮乏、缺少必备生活商店以及手工艺品制作人手不足等问题,条理清晰且详尽地阐述了一遍。每说出一个问题,在场的人皆神色凝重,有的微微皱眉,有的低头沉思。
张武率先发言,他挠了挠头,认真地说道:“这路必须得好好修整一番了。我觉得修路的时候,得多听听懂工程的人的建议,把路修得又宽又坚实。另外,排水系统也得好好规划一下,一下雨,那路上全是泥坑,根本没法走。咱可以沿着路边挖排水沟,用水泥砌好,再盖上井盖,既能排水又安全。而且,我听说现在有种新型的修路材料,坚固又耐用,虽然成本高些,但从长远看能省不少维护费用,咱们可以考虑申请政府补贴来采购。”
王大爷微微点头,脸上的皱纹微微舒展,缓缓开口,声音虽有些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村子的夜生活确实太冷清了。咱们老一辈人都知道,以前村里逢年过节的时候可热闹了。
我看可以在村子中心的广场上搭建一个舞台,定期举办一些文艺演出,像戏曲表演、歌舞晚会之类的。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比如猜灯谜、舞龙舞狮,肯定能吸引不少游客。
咱可以把舞台设计成古色古香的风格,和村子的整体氛围相融合。举办歌舞晚会的时候,让村里的年轻人编排一些带有乡村特色的舞蹈,像模仿油菜花田随风摇曳、灵泽湖鱼儿跃出水面的动作,肯定好看。猜灯谜活动可以准备一些和村子历史、特产相关的谜题,让游客在玩乐中了解咱们村。”
三爷爷扶了扶老花镜,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目光中透着对灵泽湖深深的熟悉与热爱,缓缓说道:“咱灵泽湖,那可是咱村的宝贝疙瘩,开发好了,绝对能成为咱村的金字招牌。就说这游船项目,光购置游船可不行,得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游客喜好来搭配。
春天,弄些敞篷小船,让游客能尽情沐浴春光,近距离欣赏湖边新生的嫩草和绽放的野花;夏天,得有带遮阳棚的脚踏船,热了还能在船上撑起小伞,在湖里寻一处阴凉地儿歇着;秋冬呢,准备些厚实保暖的电动船,让游客也能感受灵泽湖别样的静谧。
在湖边建码头,位置得选好,得在湖岸水流平缓、进出方便的地儿。码头周围要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专人管理那是必须的,从游客上船前的安全讲解,到划船过程中的巡查,都得安排妥当。
说到特色体验项目,我在这湖里捕了大半辈子鱼,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处深浅我都清楚。让游客跟着咱本地渔民体验撒网捕鱼,这主意好,但得有讲究。
得提前训练几个熟练的渔民当师傅,手把手教游客怎么撒网,啥时候起网,不同季节该在湖里啥位置下网,这些门道都得让游客知道。捕到的鱼,能拿到农家乐加工,这就把灵泽湖的游玩和村里的饮食串联起来了。
另外,灵泽湖周边的环境整治也至关重要。沿着湖边种垂柳,这是个好提议,不仅美观,夏天还能给游客遮阳。
步行道要修得平坦舒适,最好用本地的石板铺设,和村子的古朴风格一致。在湖边合适的位置建几个小亭子,亭子的样式可以参考咱村以前的老建筑,飞檐斗拱、青瓦白墙,游客划船累了,能在亭子里歇脚,赏湖景,感受咱村的韵味。”
老李在一旁大声说道:“三叔,您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我打心眼里佩服。我也愿意跟着您一起,把这灵泽湖的事儿办好,让游客玩得开心。” 众人纷纷点头,对三爷爷的发言表示赞同。
擅长泥塑的六爷爷也发言道:“手工艺品制作人手不足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先从村里的年轻人入手。我已经在村子里招收了一些学徒,相信很快他们就能上手了。另外,咱们也可以村小学合作,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培养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
等学徒们上手了,就能制作出更多精美的手工艺品供游客选购了。培训班可以分初级、中级、高级课程,初级课程教一些简单的泥塑技巧,像制作个小花纹、小动物;中级课程教复杂一点的图案,比如灵泽湖的风景;高级课程就教一些大型泥塑作品的创作。和学校合作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来参观我的工作室,让他们亲眼看看木雕的制作过程,激发他们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