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子村四季分明,此时银装素裹的雪景别有一番韵味,张远向来偏爱下雪天,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他的眼中满是藏不住的欢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时不时伸手接住飘落的雪花,看着它们在掌心慢慢融化。
反观王一诺,整个人几乎缩在了厚厚的棉衣里,帽子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头脸,只露出一双眼睛,还被冻得红红的。尽管如此,她仍小心翼翼地护着挂在胸口的照相机,那可是她记录美好瞬间的宝贝。这几日跟着张远走南闯北,她已经基本摸清了村子的格局,回想起刚来那天迷路的窘态,她自己都觉得好笑。
今日,张远和王一诺要去拜访村里一位老泥塑手艺人。论辈分,张远得叫他爷爷。小时候,这位爷爷就常带着张远和其他小朋友捏泥巴。
爷爷虽未接受过正规的绘画雕塑艺术培训,却天赋异禀,捏出的泥塑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过去两天,张远和王一诺已与村里数位手艺人谈妥,多数人更倾向于为村子工作,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张远这般敢闯敢拼的劲头,作为本分的庄稼人,求稳也是人之常情。
这位爷爷是张远的远房叔伯爷爷,他的子女都在城里,之前也想接他去城里享清福,可老爷子在小岗子村住了一辈子,早已习惯这里的一草一木,况且身体还算硬朗,便婉拒了。子女们也尊重他的意愿,没有强求,毕竟这里是老爷子的精神寄托。
两人走过几条巷子,来到村子西边。拐进去后,有一个半截胡同,爷爷家就在胡同最里面。一路上,雪花不断堆积,给地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毯,每走一步都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
终于到了爷爷家,眼前的景象充满岁月的痕迹。爷爷家占地面积不小,可房子许久未曾认真修缮,显得有些破旧。院外,一截土坯墙的残痕格外醒目,在大雪纷飞中更显沧桑。
土坯墙的表面坑洼不平,历经无数次风雨的冲刷,许多地方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粗糙的泥土。雪花落在上面,与斑驳的墙面相互映衬,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独特纹理。墙缝中还顽强地生长着几株枯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土坯墙后面,几棵枣树的枝干肆意伸展,在这冰天雪地中显得格外突兀。它们的枝干干枯而扭曲,像是被岁月拧成了麻花,又似划裂天空的黑色闪电,向着四周张牙舞爪地延伸,给这宁静的雪景添了几分狂野与不羁。
再往前,便是爷爷家的大门。曾经朱红色的大门,如今已褪去鲜艳的色彩,显露出木质原本的黯淡色泽。大门底部,由于常年开关,在扎实的土地上划出了两道深深的沟槽,那是时光留下的印记,记录着无数次的迎来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