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4章 :编程天才?(2 / 2)重生08:装备系男神首页

但总的来说,这事儿相当于已经办完了,江小白确实给力。

“最后一件事,你记得你那个社团,有个招新规则是要写‘手稿’吧。”

翟达:“记得呀,是终于有人投稿么?”

江小白有些头疼:“不是有人投稿,是有好多好多人投稿!”

“你没有留提交方式,于是他们都交到了学生会的社团部,那边的人也是没眼色,直到前几天才来找我,说已经堆积了几十份了,你顺手去拿走吧,就在隔壁。”

翟达有些无语的挠了挠鬓角:“我以为是到你这儿呢你一直没联系我,我就以为大家不感兴趣。”

当时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希望利用“π”的特殊申请方式,来网罗一批有天赋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聚集“天才”。

因为“只有‘有天赋者’的悉心创作,才有资格让自己的笔记变为‘特殊物品’”。

不要问做什么,没人不喜欢网罗一群天才,更不要提有机会能够为自己所用。

至于收拢一批随机领域的手稿类“特殊物品”,反倒是次要的。

不过之后事情不断,先是精酿项目,后是法拍和买车,再后来直接去了京北小半个月

迄今为止,“π”成员除了自己,依旧只有小木头、陆涛、葛巧巧,还有一个“校外指导”吴越四人。

这四人都是绝对的“天赋者”,包括吴越,翟达深信不疑。

经由江小白提醒,翟达带着好奇去往了隔壁的办公室,这里的结构和之前那间差不多,也是混合使用,不过学生会的各个部门划分了一块块区域,塑料绳挂着牌子来区分。

“社团部”在角落里面,只有两张桌子,翟达去了后直接表明来意,一个驻守办公室的学姐很是惊喜。

在应付了几句诸如“翟老师我是你书迷”、“恭喜您拿了奖”、“晚上有时间喝一杯冰镇啤酒么,我宿舍暖气坏了而且喜欢练瑜伽”等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话题后,翟达拿到了所谓的数十份投稿。

被整整齐齐放在一个纸箱里。

由于一会儿要去上课,翟达干脆站着翻看起来。

数十份手稿少则两三页,多则几十页,但好在翟达不需要每一份都细看去分别作者是否有“天赋”,只需要相信系统就好了。

里面甚至看到了自己班里“葛尚”的手稿内容是“津门快板的五功三技心得”。

还有材料学院院花“姜静萱”的,一个人投稿了两份,分别是“高中化学知识考点”和“街舞地板动作技巧”。

不是你真练过啊!

几分钟后,他终于有了收获

“恭喜宿主,发现了白色特殊物品程墨的编程笔记】:你的玩电脑和他的玩电脑,可能指的不是同一种电脑。”

“目前状态:已获得、已激活。”

“装备效果1:携带可小幅增加计算机、编程学习能力,研究笔记自身内容时有双倍加成。”

“装备效果2:专注于笔记本身,有极小概率暂时】与笔记主人天赋共鸣,获得提升对原主人无效。”

“备注:只有‘有天赋者’悉心创作,才有资格让自己的笔记变成‘特殊物品’。”

翟达眼睛一亮,立刻拿出来翻看。

笔记后面还有联系方式。

半晌后沉重的点点头。

嗯看不懂。

他又不是全才计算机熟悉的只有CAD和CS,对了还有Wallpaper。

但看不懂才对了,不就是想网罗不同领域的天才么!编程领域是有大用的,自己“帕拉梅拉”里的宝藏,至少一半都和软件有关,有着两套领先当前时代十几年终端操作系统。

那台“超时空豪车”的研究是远期目标,但人才要从现在开始抓起!

系统都承认的天赋你就看看陆涛和小木头吧,从不骗人!

这是所有“投稿”里唯一的“特殊物品”。

哈工大的生源质量肯定是很强的,翟达不觉得在“天赋”上会比清北这样的地方弱,因为高考毕竟筛选的是“固定科目的成绩”不是“细分领域的天赋”。

成绩只是智力和自制力的一种体现。

所以这个程墨不会是哈工大仅剩的唯一。

但想要把学校里,乃至外界更多的天才挖出来,还是需要更多时间的

嗯,有一个也不错了,没白来。

翟达将这份抽出后,剩下的他准备委托江小白碎纸机碎掉。

虽然会让许多人的努力付诸东流,但他确实不需要这些,规则就是规则,他有提醒过投稿者,要有“精力浪费”的心理准备。

只是走过某个区域的时候,恰好听到了几个学生会的人在吵架。

或者说在“大声沟通”。

“怎么叫不能办?!我好不容易拉来的赞助!3000块呢!”

“早就说了,教育机构赞助是不允许的。”

“他们不是教育机构,是留学机构!不一样的!”

“那你要不找团委老师去说,反正我这里不会批准的,况且你这个所谓赞助活动,完全只是找一些学生在校园里发传单、拉横幅,商业意味太浓了,和收广告费有什么区别?我们即便拉赞助,搞得活动也必须有益于学生的学习生活!”

翟达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牌子上写着“外联部”。

具体干什么不知道,但好像就是搞活动拉赞助的3000块的赞助,也够寒颤的。

正要离开,翟达灵机一动,又多待了一会儿。

等两人吵得没那么凶了,才开口道:

“你好请问一下,咱什么活动都能办么?有什么形式限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