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1章 搭个塑料棚子 这买卖能挣钱(1 / 2)重生1983我赶山打猎发家致富首页

第651章 搭个塑料棚子 这买卖能挣钱

徐宁将手攥紧,不愿去触碰车钥匙,陈河东瞅着他面色不对劲,笑说:“咱进屋再唠行不?我们大老远来的,咋连口水不让喝啊?”

“那就进屋吧,大哥,把东西都搬屋里去。”

一旁,李福强和王虎等人转身将后车厢的东西搬下来,除了米面油等物,还有红肠、小肚、牛羊肉、以及各种蔬菜。

众人慢蹭蹭的进屋后,老钱和陈河东、刘学敏就坐在沙发上,待孟紫烟将茶盘端上来之后,徐宁给他仨斟茶,问道:“到底多少钱买的?”

陈河东实话实讲:“全下来是6300块钱,其中柴三哥、老钱、刘哥、斌哥、老金各掏600块钱,我补了3300块钱。”

刘学敏补充道:“这台东风牌卡车是75年生产的,在部队服役8年,去年才退役,一直放在后勤处,但公里数没多少,8年才跑了不到9万公里,车况保养的挺不错,唯独换了轮胎和发动机皮带。”

老钱说:“嗯呐,头些天河东给刘哥打电话了,让我俩过去帮忙瞅一眼。”

“二宁,这车你必须得收下,你先听我说……一是我知道你有别的挣钱招儿,我想跟你掺和掺和,你要不收下,我没脸掺和啊!

二是我大哥陈河双的事儿,要不是有你在,我们肯定就撂在山上了,甭管我爹和我哥是咋对我的,但毕竟有血缘关系,他俩没死到山上,全是因为有你在,我心里明镜似的。

三是我拿着我爷留下的财产了,还有我们家做买卖的现钱……”

听闻陈河东说完,徐宁笑道:“这话是我雅雯嫂子教你说的吧?”

陈河东愣了愣,咧嘴道:“啥都瞒不过你,确实是你嫂子教我这么说的,但这些话全是我心里话,一点不撒谎。”

刘学敏趁热打铁:“二宁,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你之前不跟我说了么,想在入冬之前再挣点钱,那我们不得交个学费么!”

老钱一把拽过车钥匙,硬塞进徐宁手中,道:“拿着得了!咱哥们之间客套啥啊,这车也不贵,你先开着呗。”

其实,徐宁不愿意惺惺作态,瞅着手里的车钥匙,微微紧皱眉头,猛地拍着大腿道:“成!那我就收下。”

闻言,陈河东朗声大笑:“这就对了,我寻思还得掰扯两句呢!”

老钱笑道:“来之前我仨搁车上研究半天,咋劝你收下,现在排练全都作废了。”

刘学敏说道:“我就知道二宁明白咋回事,收下就对了,要不然我们心里不得劲。”

北厨房正在切肉切菜的老娘们,听闻此言全部放下手里的活,刘丽珍直起腰站在餐桌旁边,说道:“徐宁,你咋这么不要脸呢?”

陈河东听到刘丽珍喊徐宁大名,立刻起身说:“诶妈呀,老婶儿,跟二宁可没关系嗷,他要不收下,往后我真就不来了!”

徐宁转过头淡定喝口水:“我再想个招儿让他们挣点钱不就完事了么。”

“啥招儿能挣6000块钱?你可能耐了!”

徐宁摆手道:“赶紧做饭吧,我东哥他们都饿了,等我寻思好了再说。”

“你这一天像大爷似的……”

刘丽珍说罢,便转身回到北厨房,可她心里也有点高兴,这属于人之常情,如果你哥们在食不果腹的年代,6000多块钱给你买台车,那你爹妈都得笑的合不拢嘴,说出去也有面儿。

韩凤娇凑过来说:“嫂子,河东分了多少家产呐?出手这么大方。”

“听二宁说得有小十万块钱吧,具体没咋问,刘学敏和钱树德今年卖倒骑驴也挣了不少……”

吴秋霞说道:“二宁这帮哥们都挺实心眼的哈。”

孙莲芳蹲在地上刮着鱼鳞,说:“大娘,这回咱家有车了,过两天大嫂去市里检查身体,咱也跟着去溜达一圈呗?”

刘丽珍摇摇头:“家里活这么多,离不开人啊,你想去市里瞅瞅你大爷大娘?想家了吧?”

孙莲芳默默点头,轻声嘀咕:“有点。”

她肯定是想家了,因为自打结完婚之后,除了回门的时候回趟娘家,之后再也没回去过,算算日子得有俩月了。

而关的娘家就是关磊,他在哪、哪就是娘家。孟紫烟的娘家就在屯子里,想回就回。

“等有工夫让磊子开车送你回去待两天。”

孟紫烟切着红肠,说道:“妈,今晚是不是得接磊子回来?东哥和磊子关系不错。”

“不用咱管,二宁就操心了。”

迎客厅,徐宁坐在沙发上,说:“待会虎子开这台车去楞场接石头和老舅回来,再给我马大爷送点红肠和酒啥的。”

“好嘞,二哥,我现在就去啊?”

“不着急,赶着吃饭之前去接就行。”

这时,陈河东掐着烟说:“二宁,你记着赵山河么?”

“赵山河?”

徐宁歪头回想着这个名字:“好像有点印象。”

“就是你去省城抓了一帮小混混,赵山河是头儿。”

“啊!想起来了,欺负老唐外甥女来着。”

“嗯呐,头些日子我搁大街上碰着他了,我瞅他手指好像没了两根,细一打听才知道,他现在不干拆迁了,领着一帮人蹬三轮车呢,我和刘哥、老钱研究了,寻思在省城干个倒骑驴小作坊,你觉着能行么?”

“行倒是行,但你得提前囤货,把倒骑驴的车架做出来一百副,到时候直接组装就能卖!关键是你想卖多少钱。”

“先按照500块钱卖呗,以后有同行再降价。”

刘学敏说道:“我是寻思卖600块钱,省城的房租和维护关系啥的比在街里、市里贵多了,这些本钱不都得算在倒骑驴里边么。”

“这么整对劲儿!但现在已经快到冬天了,你们得在倒骑驴前车斗整个能拆卸的棚子,就是用铁管当骨架,塑料膜裹上之后能挡风,因为省城有挺多骑三轮车拉脚的。”

“诶妈呀,可不咋滴!扣个棚子再要50块钱呗。”老钱拍手说道。

徐宁笑说:“说起塑料棚子,我就有点想法了。刘哥,咱农机站有能扣大棚的铁管么?”

“有!塑料膜也有挺多,前年县里不是要搞大棚养殖么,最后没搞起来,就把塑料膜都扔在库房了。”

“既然有塑料膜和铁管,那完全可以在自家房檐下扣个暖棚,这么整冬天屋里能暖和不少。”

老钱抬头问道:“在自家房檐下扣个塑料棚?这玩应一般家庭可整不起啊。”

“肯定有能整起的……”

徐宁点头:“嗯呐,这活挺简单,俩人就能干!先测量尺寸,然后把铁管架上,塑料膜盖住,再把四外圈密封就完事了。”

刘学敏歪头道:“你家整不?如果整的话,明个我安排人过来,咱们先干起来再说。”

“整呗!刘哥,不用喊老金回来啊?”

“不用,他搁市里边挺忙的,我再找俩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