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 造反失败的王爷116(2 / 2)快穿:女配的路走宽了首页

张小嘉翻了个白眼:"废话,百姓过得好,税收就多,税收多,哥就高兴,哥高兴了,我就有赏赐!这叫良性循环,懂不懂?不过这五年是我的粮食。"

龙一:"……"

然而,表面的繁荣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龙一很快查到了萧家的残余势力——萧云琅虽然被抓,但她的几个心腹却逃了出去,如今正潜伏在大辽各地,伺机而动。

"县主,萧家还有人在暗中联络旧部,似乎想借机生事。"龙一神色凝重。

张小嘉眯起眼睛:"果然不死心啊……"

她沉思片刻,忽然笑了:"行,既然他们想玩,那我就陪他们玩玩。"

龙一:"县主打算怎么做?"

张小嘉:"放出消息,就说贺麟因萧云琅之事心灰意冷,整日借酒消愁,不理政务。"

龙一皱眉:"这……会不会太冒险?"

张小嘉冷笑:"不冒险,怎么引蛇出洞?"

消息很快传开,贺麟"整日醉酒"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

某日,张小嘉特意带着龙一去贺麟的住处"探望"。一进门,就看见贺麟披头散发,衣衫不整,手里还拎着个酒壶,醉醺醺地靠在榻上。

张小嘉故作心疼:"麟儿啊,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贺麟醉眼朦胧:"娘……云琅她……"

张小嘉叹气:"傻孩子,为了一个女人,值得吗?"

贺麟仰头灌了一口酒,颓然道:"娘,您不懂……"

张小嘉摇摇头,转身对龙一道:"你看,这孩子真是痴情啊……"

龙一:"……"(内心:演得真像。)

果然,没过几天,潜伏的萧家余党就按捺不住了。

某夜,贺麟的府邸外,几个黑影悄然靠近。

"听说世子为了小姐日日醉酒,正是下手的好机会。"

"只要控制了他,就能逼张小嘉交出北境兵权!"

几人翻墙而入,直奔贺麟的寝殿。然而,刚一推开门,就看见贺麟端坐在案前,眼神清明,哪有一丝醉意?

"几位,深夜造访,有何贵干?"贺麟微微一笑。

萧家余党大惊:"你……你没醉?!"

贺麟缓缓起身:"醉?我娘酿的酒,我从小喝到大,就你们那点劣酒,也想灌醉我?"

话音未落,四周火把骤亮,龙卫军的人马将几人团团围住。

张小嘉从屏风后走出来,笑眯眯道:"辛苦几位了,大半夜的还跑来陪我儿子演戏。"

萧家余党面如死灰:"中计了……"

翌日,张小嘉下令彻查所有与萧家有关联的势力,一举肃清了大辽境内的隐患。

贺麟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草原,低声道:"娘,这次之后,大辽应该能安稳一阵子了。"

张小嘉点点头:"是啊,不过……"

贺麟:"不过什么?"

张小嘉叹气:"不过你爹那边,估计又要催你选妃了。"

贺麟:"……"

张小嘉拍拍他的肩膀:"别愁了,实在不行,娘带你跑一次!"

贺麟哭笑不得:"娘,您就别折腾了,万一挨板子,儿子救不了您……"

草原上绿意盎然,牛羊成群。张小嘉站在高处,望着这片富庶的土地,嘴角微扬。

"龙一!"她突然喊道。

龙一走过来:"县主有何吩咐?"

张小嘉笑眯眯道:"你说,我要是再开垦个几百万亩地,哥会不会直接封我个"种地大王"?"

龙一:"……"(内心:皇上可能会直接让您回京,别祸害大辽了。)

张小嘉哈哈大笑:"走!回去写奏折,哥的千秋要到了,我去给哥送礼去。"

当皇上看到一万头羊和豕,外加1000千万石小麦,心里都无奈了,他知道了嘉嘉的意思了。

到了冬日,贺飞已经回京,张小嘉经过两年的在大辽到种田,按照今年的收获。

明年更加多,她又不想造反,今年把大辽换给皇上吧!

“龙一,我们回京吧!”

“县主,皇上会骂人吧!”

“你叫我什么?”

龙一突然想到县主可以在大周随便走。

回到皇城。

张小嘉这一次穿的是临安县主的官服。

皇上看到她,张小嘉笑眯眯的说:“哥,我回来了,贺飞回京了,我不想去大辽了。”

皇上:“你不必为大臣的话……”

张小嘉打断皇上的话:“哥,不是呀,我会叫宋繁玉去大辽干活呀!”但是宋繁玉在三年前进来三司,按照皇上培养,以后就会是三司使……

皇上“行。”

张小嘉回到皇庄后,彻底放飞自我。

她嫌皇庄的地不够种,直接买下附近三个荒村,带着贺飞和一群老农开垦新田。

皇上每月可以有两次出宫微服私访,基本上都会来皇庄,看到满山遍野的麦浪,嘴角抽搐:“……你这是打算把整个京郊都变成粮仓?”

张小嘉理直气壮:“哥,你不是总说国库缺粮吗?我帮你多种点,省得你天天愁。”

他原本以为自己是来陪张小嘉养老的,结果每天被她拉着下地干活,晒得比边疆打仗时还黑。

某日,龙一来访,看到昔日威风凛凛的北境战神正蹲在地里拔草,差点没认出来。

贺飞面无表情:“看什么看?没见过种地的王爷?”

皇上每月都会抽一天来皇庄,名义上是“体察民情”,实则是来蹭饭+吐槽朝政。

某次,他一边啃着张小嘉种的甜瓜,一边抱怨:“那群老臣又催朕选秀,烦死了。”

张小嘉翻白眼:“你直接说‘朕有嘉嘉种的地就够了,要什么女人’?”

皇上:“……信不信朕明天就下旨让你去大金种田?”

宋繁玉被派去接管大辽,本以为能轻松治理,结果发现——

张小嘉三年计划,每年可以扩荒地1500万亩,留下的耕地太多,根本管不过来。

萧家余党虽然被肃清,但北境部落依旧虎视眈眈。

贺麟偶尔来信,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宋繁玉的“同情”。

某日,她崩溃地写信给皇上:“陛下,臣申请调回京城……种地也行!”

张小嘉虽然交还了大辽兵权,但她和贺飞在民间威望极高,甚至有人称他们为“北境双圣”。

某日,御史大夫上奏:“临安县主虽归隐,但其势仍在,恐有不臣之心……”

皇上冷笑:“哦?那你去帮她种地?她今年上缴的粮食,够养整个大周的军队。”

御史大夫:“……臣告退。”

她听说有人弹劾她,直接让人拉了一车红薯送到御史府,附赠字条:“吃饱了再骂,别饿着。”

皇上知道后,笑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

他看着皇庄里丰收的粮食,叹了口气:“嘉嘉,你种这么多地,朕该怎么赏你?”

张小嘉眨眨眼:“简单,把隔壁那座山也赐给我呗?”

皇上:“……滚。”

张小嘉和贺飞过上了“退休老干部”的生活,皇上每月来蹭饭,她来大周二十年了,君臣相依信任……

而大周的粮仓,堆得满满当当……

真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