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0章 贷款还不够(1 / 2)工厂大海王首页

其实杨铭也没贷过款,也不知道贷款的利息到底应该是多少,他只知道定期存款的利息。之所以收1%的利息而不是无息,主要是防止有的人浑水摸鱼,比如:有的人明明不需要贷款,但是无息贷款的话,他肯定也会去贷。

杨俊犹豫良久后,问道:“这样会不会太低了?到时候如果都来贷款,那数目也不小呀!”

“再高点的话,你觉得他们会来贷款吗?”

杨俊摇头,问道:“这个我知道,你打算拿多少出来放贷呢?”

“一百万、两百万都可以,但每家最多放十万,你觉得可行的话,我明天把钱打到你们村委会的账上,具体工作由你们来执行就行。”

“好,那贷多长时间呢?”

“三年吧!最多不超过五年。”

“好,谢谢呀!你就是我们村的救世主。”杨俊由衷地佩服杨铭的胸怀。

回家后,杨铭将两百万如数打到村委的账户中。第二天一早,四海会计把那些条件差的家庭一一通知了一番。

“四海,这钱我想贷,但是,到时候如果还不上怎么办呢?”村民甲问道。

“量力而行,这是杨铭私人掏腰包给大家放的低息贷款,知道还不上就不要贷,贷了就要还。”杨四海道。

“我是说如果,如果真的还不上会不会被抓去坐牢?”

“那倒不会,这么跟你说吧……”杨四海将头靠近村民甲,小声说道,“这种低息贷款是绝无仅有的机会,退一万步说,到时候真的还不上了,杨铭也不会把你怎么样,顶多让你名声不好听。这话你可不能跟人说是我说的呀!”

以上的对话杨四海说了不下十次,没有办法,村里有像杨广树那般厚颜无耻之人,也有像村民甲那样老实巴交的人。他们穷绝不仅仅是没有年轻的劳动力那么简单,而是人性不适合这个社会,前者不肯吃亏便没有人缘,而后者太老实,胆子小便错失了仅有的几次发展的机会。

晚上,村委会三十多人在等待办理贷款,热闹哄哄。

这次的贷款就像一个座谈会,杨俊一个一个问贷款用途。有的是盖房子差一点钱,还想入股下一期的养猪场,所以贷款;有的是没有钱入股养猪场,想贷一点下一期上车;还有的是要还债,要入股养猪场。

“广树叔。”杨俊看向杨广树,喊了一声。

“嗯。”

“你叫的最欢,说说,你要贷款的用途,要贷多少?”

“贷十万。”

“用途呢?”

“盖新房、养猪场入股呀!”

“嗯,广树叔,石磙叔,志在伯,我丑话说在前头……”杨俊把找事的三人依次喊了一声。

“你说……”杨志在应道。

“这笔钱是村委向杨铭私人借的,然后再把这笔钱贷给你们,记住……是贷款,不是捐款,三年内必须还款。”杨俊道。

“嗯,知道了。”

杨志在道,在场的村民们也都纷纷点头。

众人都答应得这么轻飘飘,杨俊有点不放心,继续强调道:“原则上是三年内必须连本带利还清,如果实在还不上,第四年就给你们按10倍的利息算。这里是范本合同,上面的内容你们先看一下,觉得能接受的等会儿就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