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9章 想让政策推行下去,也就只能养一些(2 / 2)人在大明,无法无天首页

其实有很多人在批评王安石的改革变法,但是陈寒却要为他伸张正义,因为陈寒觉得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其实是非常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那么着急?很多人都觉得是王安石这个人性格不太好,是一个倔种。

很多人都觉得王安石是一个拗相公,所以给他的外号也好,给他的其他的安排也罢,其实一个个的都在扭曲王安石的这个为人。

当时的王安石如果真的有一点办法的话,他会有那么的着急吗?如果真的有一点办法的话,他需要那么着急吗?有一点办法的话,他也不会用那么多心术不正的人。

当年的宋神宗在位看上去天下太平,但是北边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年往西夏和北方辽国的岁币越来越多,这些东西都压迫着,王安石必须要改革变法,必须得要强国富民必须得要让朝廷有钱才能够应付过来。

所有那些看客一直都在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在一定程度上面把很多的社会上面的矛盾都给激发了出来,但是从来就没有人去想象一下为什么这些矛盾会存在,为什么这些东西一直都是想解决却又解决不了的。

其实并不是不想解决,而是因为那些个人本身就是利益既得者,他们根本就不可能会放过这么大的一块肥肉,他们一个个的根本就没有王安石的那种心胸。

他们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知道改革变法会有好处,也根本是不可能让改革变法成功,因为改革变法成功了的话,就意味着他们会从神坛上摔下来。

就因为这么一点点自私,所以才让改革变法不可能成功。

而现在陈寒自己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也想着要改革变法,也想要成功,可是越是想要成功,越是有人出来阻挠。

因为陈寒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有些人的利益被触及之后,他们一个个的都跳了出来,要反对改革变法。

正是因为做了这些事情之后,陈寒才能够更加明白当年的王安石要面临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困境,当年的王安石应该也跟自己一样,有的时候会感觉到非常绝望吧。

其实王安石一直都是想要做一个为国家为民族做点事情的人,他一直都是理想主义者,一直都想用自己的办法来让整个天下变得更加的富饶。

可是总有一些个老古板一直都拿着它一点点小小的错误来不停的鞭打,比如觉得他用的人不好,比如说它的政策比较急之类的。

其实那些文官真的是不知道王安石的改革变法一定会带来这种阵痛吗?其实他们很明白,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去鞭策呢?因为那些个文人一个个的都是站在制高点上。甚至可以说是道德的制高点上来指责。

这些人永远都不会看到长远的未来,这些人永远都站在一个非常高高在上的道德制高点上俯视改革变法。

即便明知道这些阵痛是一定会带来的,即便知道这些阵痛是带来给那些利益既得者的,可是那些文官抓住了这个机会就要往上爬。

即便当年的苏轼还不一样去对王安石的改革变法有许多的意见吗?

在这件事情上面可以这么说,苏轼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美食家也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基层官员,但是他真的不适合做政治家。

其实王安石做的这件事情就像当年的秦始皇修驰道,修长城,的确会给当代的老百姓带来很多的痛苦,但是他给后面的儿孙们带来的好处有多少,却并没有人太多人去关注这些。

又像当年的隋炀帝杨广一样,连通了大运河之后,所有的后辈儿孙们都因为这条大运河而受到了很多的好处,但是当年的那些个老百姓又会怎样对他其实就显而易见了。

而当年的王安石的改革变法要是能够成功的话,对于北宋王朝来讲,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利好的消息,却。没有想到所有人都在反对,不管是文人也好还是天底下的老百姓也把那些利益既得者反对,也就罢了,可是那些个本身能够受到很多好处的老百姓也根本不理解,这就是越做事越容易被鞭挞的原因。

当然如果生活在那样的一个年代的老百姓,真的提出了这样的一些意见,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老百姓们没有长远的目光,他们只看到了改革变法对他们带来的坏处。

至于改革变法带来的好处,他们是看不到的,他们看不到之后就会被很多的那些一个文人给带偏。

陈寒想到这里,其实心里面满肚子的委屈听完了朱标的这番话之后,他更是满眼的血丝,说实话他。一直都在想着要怎样才能够让大明王朝变得更好,他一直都在想着要怎样才能够走出一条更好的道路来。

而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年的王安石会面临这样的一个困境,为什么当年的王安石会感到心力交瘁,就因为原本他是想要让全天下所有的百姓过得越来越好的,可是就因为某些个人做的不对,就因为某些个官员的贪婪,才导致变法失败。

于是在他去世之后的几十年之后,就立刻发生了靖康之耻。

接下来北边全面失守之后,估计那时候的老百姓应该会怀念一下王安石当年的改革变法吧。如果当年王安石的改革变法真的成功了的话,说不定能够扭转这种局面,他们也不至于被北方异族的铁蹄蹂躏在脚下。

可是一切的一切也都是只能够回忆而不能够真正的去面对了,毕竟失败了就是失败了,毕竟有些个人是是真的只能通过事情才能够教会他们做人,而不能够让他们一下子就知道怎么做人。

陈寒现在的改革变法不可能要让老百姓们经受过鞭打之后才能够看到真正的好处,所以他才会在一边改革,一边给一些老百姓好处,因为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够看到改革变法的好,他们才会坚持。

而这也是陈寒吸收了当年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失败的教训才做出来的一个选择,即便他很不喜欢这些官员,但是为了让这些官员真正的支持自己的改革,也只能是这样做,因为你只有一个人,想要让自己的政策推行下去,也就只能养一些这样的狗替自己在前面叫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