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放心,我会竭尽全力。升满帆,全速跟随海盗船航行,缩短各舰距离到500码!”尼古拉斯听了上校的嘱托,没有迟疑,好像也不太害怕,反而有些兴奋,转头冲着舵台的大副高声下达着命令。
作为海军,还是最强大的西班牙海军,他很骄傲。即便这些年西班牙在走下坡路,但海军实力依旧在,不惧怕任何人,包括传说中击败了古铁雷斯公爵的大明海军。如果有幸遇到,到底谁强还要试试才知道。
门多萨的听力并不好,或者说出现了幻听。但他确实感受到了来自正确方向的炮声,这就不是科学能解释的了。
此时距离群岛北出口70多公里的海面上,几十艘风帆战舰泾渭分明,互相喷吐着火舌。数量多的一方有20多艘,大多悬挂着西班牙海军的勃根地十字旗。
另一方只有7艘船,2大5小,冲在最前面的大船主桅上高高悬挂着一面金边日月海波旗。它除了代表大明帝国海军之外还有一个意思,大元帅的旗舰!
“稳住……稳住……不要慌……通知炮长,转向之后再开火,瞄准水线位置!”
此时大元帅正蹲在旗舰后甲板的艉墙后面手舞足蹈的下命令呢,嘴里还叼着一根缓缓燃烧的雪茄。如果不是穿着军服,他才更像一名海盗,半点大元帅的风度也看不出来。
关于这个问题,海军参谋部里曾经出现过争论,议题就是军官在作战时到底该以何种面貌指挥。因为大明帝国海军自打建立那天起,舰上就没有一定之规。
有些人喜欢身先士卒,为了更容易看清楚战场变化,亲自爬上桅杆瞭望台冒着炮火指挥作战。有些人则愿意藏在船艉墙后面一边躲避流矢,一边通过各级军官接收战况传达指令。
前者传檄于海盗,海盗首领们在作战时为了鼓舞士气不得不身先士卒,如果他先怂了,下面的乌合之众怂的更快。
后者则来自于大明景阳皇帝的言传身教,他第一次率领舰队御驾亲征时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了一番什么叫惜命如金。
不光要把身体躲在厚厚的艉墙后面,脑袋上还得扣一顶陆军铁盔,也就是怕掉入水里太沉淹死,否则还得穿一身铁甲。
对于如此不高大威猛的形象,皇帝的解释是敬业。他说高级军官就是指挥作战用的,如果战斗一开始军官先因为不注意保护死伤了,那下面的官兵们就要群龙无首,非常被动。
各司其职,才是最优解。士兵就要健壮、勇猛、敢于牺牲,这是当兵的意义和价值。军官就得睿智、多谋、善于思考,这也是能升官的根本。这两种特质不能搞混,否则就是不敬业。
可是在接触到越来越多外国海军,看到人家的高级军官一个个全都横刀立马威武气派后,有些军官开始羡慕上了,也希望改变一下现状,让大明海军看上去更威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