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确定卫国的那位齐王只带了五千骑兵来襄阳?”江陵城里的王府书斋内,大明江陵王李来亨端坐着仔细聆听部下总兵吴之奇的禀告。
“末将派人打探得清楚,伪齐王的确只带来五千骑兵,甫一进襄阳便号称攻打荆州,命胡茂祯领兵一万移驻金厢坪,杨来嘉领兵一万移驻漳河口,似有南下江陵之意。殿下须小心才是”,吴之奇恭敬地回答。
“怪哉!吾已在荆州布下八万大军。难道伪王以为只凭两万人马便打得下江陵城?”李来亨剑眉紧锁,又问道:“伪王本人安在?”
“伪齐王并未南下,仍留在襄阳城内”。
“愈发怪哉!岂有大军出征,主帅反留在后方之理?况且自古兵行诡道,讲究的是出其不意,又岂能大张旗鼓地告诉咱们他要来打咱们?若伪王是初次出征倒也罢了,可此獠少时便随伪汗出征,也算是沙场宿将,行事怎会如此愚蠢?”李来亨的剑眉皱得更深。
“前些日子清廷遣使向咱们借路,您放外省清军进入陕西,卫廷想必恼怒。只是他们眼下正忙着围攻陕西,无暇顾及湖广,末将觉得伪汗派伪齐王来襄阳,无非是虚张声势,想恫吓咱们不得借路于清而已”,吴之奇想了想说道。
“汝此言甚是有理”,李来亨微微颔首。
“既然如此,咱们大可不必理会襄阳的卫军”,吴之奇笑道。
“不,兵者无小事。立即传令各处,不止是荆州,其他各地都须加强警戒、提防卫军来袭”,李来亨神情凝重地说道,随即叹了口气,“看来攻打保靖州的计划要放缓喽!”
前些日子,他派荆国公王光兴率军进入施州卫,陆续收伏施南覃氏、散毛覃氏、东乡五路覃氏、容美田氏、龙漳田氏、大旺田氏、高罗田氏、忠峒田氏、桑植向氏等土司,彻底控制了施州卫和岳州西部;此后他又不断向永顺宣慰司施压,终于在不久前成功逼迫永顺宣慰使彭泓澍向大明监国韩王称臣。
统率“三知州、六长官司、五十八旗、三百八十恫”的大土司永顺彭氏的归附,令大明在鄂西的统治愈发稳固,也令永顺彭氏的同族保靖彭氏更加孤立。然而保靖州宣抚使彭鼎却不敢降,只一个劲儿地向大清朝求援。
保靖州流传的《酉水船歌是这么唱的:“李闯王,不顺路,战火烧的沙山埠”唱的便是保靖土司与东的血海深仇。想当初清宁南大将军阿尔津、恭顺王孔有德率大军至辰州,原本世代忠于大明的永顺彭氏和保靖彭氏迫于压力归顺清廷。后孔有德、尚可喜、耿继茂三藩兵进攻广东和湘桂,忠贞营不敌从庆远败退鄂西,途经保靖。为向清廷表忠心,彭鼎之父、上任保靖州宣慰使彭朝柱调集麾下各旗土家族、苗族土兵日击夜伏、顽强抗击,清军也发兵救援。双方在沙山埠大战,忠贞营统帅高必正高一功被彭氏伏兵用毒箭射死,余部在李过义子李来亨率领下撒至夔东。射杀高必正那日的情形,彭鼎记忆犹新,鲜血染红酉水,处处皆是尸体这如何敢降?
听闻保靖彭氏不肯归顺,已至不惑之年的李来亨神态平静,此种情况早在其预料之中。他已不再是十六年前的那个青年,而是大明的江陵王、成熟的政治家,若保靖彭氏肯降,以前的恩恩怨怨不提也罢,若不肯降,哼哼便让孤为当年在沙山埠战死的忠贞营将士们报仇雪恨!
于是他命荆国公王光兴、总兵邓秉志、杨洵领兵两万屯于石牙关,打算沿酉溪而下攻取保靖。作为一名老练的政治家,他想攻占保靖州并非单纯为了复仇,临近石砫、酉阳的保靖、永顺地区地形险峻,得之可为岳州、施州之屏障,且当地民风彪悍纯朴,当地的土家族、苗族青壮悍不畏死、是极好的兵员。若能控制两地将大大增强夔东的实力。
收服永顺后,攻取保靖本已是箭在弦上,不料卫国横插一脚,摆出攻打荆州之势。不论是真是假,眼下都不宜对保靖动刀兵。
“殿下说的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暂饶彭朝柱、彭鼎父子一命,将来自有报仇雪恨之时”,吴之奇劝道。
“嗯”,李来亨微微点头。
二人正议着,忽有亲卫来报,“殿下,毛督宪求见。
“毛督宪”指的是永历帝派往王光兴军中任监军的兵部右侍郎、佥都御史毛寿登。永历帝死后,此人竭力向李来亨靠拢,被江陵王推荐为湖广总督,实际负责夔东的外交事务。
“哦,快请”,听到毛寿登求见,李来亨若有所思。
“参见殿下”,一见面,毛寿登便大礼参拜。
这一点令李来亨很满意,微笑着问道:“毛公来此可是卫国那边派人来了?”
“殿下真乃神算!卫国正使傅以渐、副使陈廷敬率使团一行二十六人抵达江陵”,毛寿登钦佩地说。他依附于李来亨一开始只是为了生存,可了解日久,发觉此人不仅会打仗,还有治才,在境内屯田、减免盐税,极得百姓拥护,前些日子趁着清卫交战之机更是夺得大片疆土。在其治下,大明渐有复兴之势,因而视其为值得辅佐的雄主,心甘情愿受其驱驰。
“近日卫国的那位乾元皇帝派二儿子带着五千骑兵来到襄阳,刚至便调动襄阳兵马大张旗鼓号称要攻打荆州。呵呵,若真想对咱们动兵,五千骑兵如何够用?又何必大张旗鼓?孤寻思着必是为外交而施压。果不其然,卫使来也”,李来亨略有些得意地抚起胡须。
“殿下妙算,来前吾试探了下二人的底。此二人明着是招降咱们,实则是卫国皇帝怪咱们向满清借道,派二人向咱们施加压力而已”,毛寿登微笑着说道:“来使说了,只要监国和您肯降,可仍为王爵,不知您意下如何?”
“哼!孤乃堂堂汉人,岂能向胡虏低头?”李来亨轻蔑地说道:“卫国皇帝倒是打得好算盘,指望派些军队虚张声势,再派两个使臣卖弄嘴皮子便能诱降咱们,真正是岂有此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