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王英一脸不解的离开后,王明玉随即来到杨三生身旁汇报了最近的情况,以及王英的表现。
半个时辰后,王明玉离开,杨三生也对王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王英与他父亲杨琮是共患难过的兄弟,虽说因为刘香之事心有不满,但是自从王英跟了他杨三生后,日子却过得比以前更舒服,至少从现在来看,王英的表现还是令他满意的。
随后,抛开这些杂事,杨三生脑子里开始思索接下来的行动了。
“看样子应该主动接触一下这些荷兰人了”思考了半响后,杨三生低声喃喃道。
自从郑芝龙因为杨琮的原因,对中左所展开大肆搜捕和整顿期间,杨三生则利用这段时间,疯狂的掠夺贸易船只和沿海人口,而忙于清除这本就不存在的内患的郑芝龙则完全没有精力顾及杨三生和刘香,只能放任杨三生和刘香的船只对福建沿海的劫掠行为。
郑芝龙的这一举动是杨三生没想到的,但是,也正是郑芝龙的这一举动,让杨三生迅速的壮大,他如今已经拥有9000余海军和5000余陆军,但是代价则是,疯狂扩张的部队战斗力参差不齐,特别是不少新人的加入,导致他的船队接舷战实力大减。
哪怕他补充了包括高平和高安在内的部分从中左所逃回来的熟练渔民都不行,毕竟这些渔民都没有经历过血腥的厮杀,而且缺少火器的弱点也越来越明显了。
当然,缺少火器是相较于荷兰人来说的,和郑芝龙的船队相比较的话,除了火铳稍有不如之外,火炮的配置,大家都是半斤八两,哪怕是以后的郑成功攻打台湾时,也是极度缺乏火炮的。
因为明朝的戎克船、福船或是沙船等船型都是由短木板拼接而成的,因此,明朝的这些船只能装载小型火炮,要是强行装载重型加农炮也就是红夷大炮的话,开一炮的后坐力就能让船体散架。
哪怕是几十年后,郑成功攻打台湾使用的青头船也只是在船头和船尾装载了大炮,并且还是趁着荷兰人的舰队返回巴达维亚港时,才以泰山压顶之势强攻,围困数月后,荷兰人内外交困之下,这才攻破热兰遮城的。
由此可见,明朝战胜荷兰人,依靠的是人多势众。
所以,明朝水师在面对荷兰人的战舰时,只能采取蚂蚁战术,群起而攻之。
“既然这些荷兰人迫切的想要驱赶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并独占明朝的贸易,那我何不给这些荷兰人助助力,让他们提前入侵,这样我也能尽快消灭郑芝龙,或者占领中左所。”思索良久的杨三生喃喃自语道。
……………………
一周后
如今在一鲲身既大员岛的荷兰人日子也不好过,新上任的福建巡抚邹维琏不满郑芝龙与他们的贸易,更是阻止他们前往泉州贸易,并且只给出了6张前往大员岛的贸易执照,而实际上,前往大员岛的船只数量比这六张执照还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