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朕亲自下的圣旨给你纳的孺人,如今看你这副模样,很是欢喜她?”嘉顺帝很爱听太子说些这些杂事。
太子说起这些有些不大自在,只道:“萧氏稳重,很识大体。”
嘉顺帝如何看不出来他的心思,心中很是安慰,“你从前迟迟不肯娶妃,你母后很是着急,如今你有了正妃,还有心仪的女子,有她们照料着你,皇后总归能放心些。”
太子也是知晓姚皇后对他的忧心,可那时他见着兄长与皇嫂如胶似漆,恩爱非常,心中很是羡慕,也想着找一位喜爱的女子一生一世,只是后来要继储位,只得先纳了崔家的女儿为正妃。
“只是也有一点,即使你再宠爱萧氏,也不能不顾太子妃的体面,她始终是你的正妻。”嘉顺帝也是过来人,虽也有宠妃,但从不叫姚皇后失了体面。
太子有些沉默,许久后说道:“太子妃不及母后万分之一。”
他不是一个不顾皇家礼节的人,但太子妃若要尊严体面,也得先要对得起她的正妃之位才行。
嘉顺帝也是如此之想,他的皇后,乃是一代贤后,寻常女子哪能与她相比。
他想了想崔家,前中书令在朝数十年,也是位难得的忠臣,他看向太子,语气颇有些凉薄,“你只记住我的话,若未犯大忌讳,你不能苛待太子妃,即使他日有预料之外的事情,太子妃也不能贬黜,更不能被休弃。”
崔紫瑶的太子妃之位乃是嘉顺帝亲自下了圣旨册封的,若太子妃被贬黜,岂不是暗指嘉顺帝择人有误,再者说了,崔家出了许多忠臣,前中书令也还好好活着,崔家的体面必须给。
如此一来,若太子妃做了出格的事,她却不能贬黜,不能被休,那就只能……
太子了然了,躬身行礼,“儿臣知晓了。”
……
蒹葭宫近日很是热闹,李承徽以往便是常客,如今更是何良娣日日来不说,三位良媛也是喜欢往这跑,连许久不见的赵昭训也来了,细细一算,满东宫除了太子妃便都齐聚了。
“良娣极得殿下喜欢,如今太子妃有孕,这令牌也是往您这送了来。”赵氏僵硬地笑着,她那脸色因病痛的折磨苍白得很是吓人,叫人望了有些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