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远仿佛触电一般,猛地抬头,对上柳若儿温柔的目光,感激的朝她点点头,他能听明白柳若儿话里的意思,毫无逼婚之意,满满的都是为他着想。
所谓的拜见双亲,请双亲准备亲事,不过是应付众人的借口,只有那一句后顾之忧,却是对他说的。
等到元贼倒台,君上能指点江山,天下百姓不再被元贼颁布的苛捐杂税所累,他才能满心欢喜迎柳若儿进门。
“既然如此,那便,甚好,”李大婶一见柳若儿给她台阶下,忙打蛇顺杆爬,连连高兴地点头应和。
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许多,一桌子人又开始吃吃喝喝,聊天闲扯起来。
虎子吃饱打了个响嗝,摸着吃的圆鼓鼓的肚子,站起来,对姐姐和未来姐姐乖乖说要出去散步消食。
唐糖正巧吃饱了,一抹嘴巴,表示要和虎子一起去消消食。
柳若儿赶苍蝇似的,朝两个人挥挥手,对着两人离开的身影,高声招呼,“早些回来,莫要贪玩。”
虎子揉着肚子,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远远应了一声,摸着肚子,和唐糖两人慢悠悠的出了门。
“虎子,你回来好几天了,该去私塾继续读书了吧?”唐糖也学着虎子的模样,摸着肚子,转头和隔壁家正在店里吃饭的小姐姐笑着打完招呼,回头看着虎子一脸美滋滋的样子,忍不住出声打击他。
虎子一听回私塾读书,就有些脑袋疼,私塾的夫子不仅是个脾气大,课业没做好,就要打手板,还动不动之乎者也,听得他一个脑袋,两个大。
“诶,姐姐说我们这样的人家,就只有读书是条出路,可是我看姐姐开铺子赚了不少钱,说实话,我们私塾的老先生,着实让人害怕,”虎子愁眉苦脸地说。
唐糖不由同情虎子,他也晓得那老夫子虽然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却是个脾气不好的主,动不动就是打板子抄书,相比之下,自己虽然是将脑袋放在裤腰带上活着,却比这些小娃娃要潇洒的多。
“东家总要提起这事,你还是要准备好回去继续读书,毕竟咱们天朝还是看人的,不晓得士农工商,商人最底层吗?东家要不是为了养活你们,又不肯屈膝求别人,这才在外面抛头露面,做起买卖,你还是要好好读书,为东家争口气,”唐糖忽然觉得自己是个成熟的成年人了,对虎子说话,也带了几分过来人的循循善诱。
虎子垂着脑袋,面色有些落寞,好半天,才像是打定主意,点了点头,“我要好好读书,争取以后考个状元,为姐姐好好争一口气。”
唐糖知道虎子是个好孩子,见他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不由欣慰的笑了,伸手在他脑袋上摸了摸,意味深长的说:“虎子果然是个好孩子。”